減稅降費再出招 助廣告業娛樂業走出困局
“您好,您的企業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6月1日一早,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就收到了稅務部門的電話,被告知文化事業建設費全年免征的消息。
作為SMG旗下的文化產業公司,疫情給企業帶來了不小影響。“根據最新的文化產業減免政策,稅務部門退還了1-4月企業已繳納的近300萬元文化事業建設費,這筆錢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資金周轉率,同時也有助于我們制作更多的文化產品。”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說。
群邑(上海)廣告有限公司同樣收到了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大紅包”,作為廣告行業的龍頭企業,他們不僅為減免政策拍手叫好,更驚嘆退費速度之快,短短3個工作日,300萬元退回到了企業賬上。
“文化事業建設費減免政策發布后,我們一直在跟蹤關注政策的操作細則,沒想到這么快就收到了上海稅務部門的電話通知,退款的速度也非常快。”群邑廣告的財務負責人表示,“這項減稅降費政策也超出了行業的預期,抵消了一部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于企業擴大投資、增加就業崗位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扶持整個廣告行業走出低谷、有序發展都是利好。”
上海鐵路文化廣告發展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鐵路沿線及高鐵內部有關廣告業務,受到疫情的影響,鐵路行業銷售銳減,隨之對鐵路廣告業務也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根據此次文化行業的減免政策,一方面能退還已經繳納的360萬元,另一方面下半年的廣告業務也無需再繳納相應的廣告事業費,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資金負擔。”上海鐵路文化廣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卓說,“隨著疫情發展形勢向好,我們也希望借由稅務部門持續推出的減稅降費政策,盡快走出‘低谷’,提振發展信心。”
文化事業建設費主要面向提供廣告服務和娛樂服務的繳費人征收,此次減免政策出臺后,上海稅務部門為確保符合優惠政策的繳費人盡快享受到政策紅利,稅務人員“點對點”了解情況,加大對稅費優惠政策的宣傳輔導,暢通減免退費辦理“快速通道”,以“免填單、電子化、批處理”的方式,開啟政策落實“加速度”,將退費款第一時間返還企業,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社保非稅處負責人表示:“文化事業建設費減免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預計此次這項政策將惠及全市3萬余戶企業,為廣告、娛樂行業減免稅費7億元。”
稅惠助扶旅企 讓嶺南“粵”游“粵”精彩
隨著國內疫情陰霾漸散,在前不久的五一黃金周,廣東省超70%的A級旅游景區對外開放,旅游總收入超百億元,“廣東人游廣東”成新型旅游產品……廣東旅游業以穩健的步伐有序復蘇,通過了一次“大考”。一路上,看不盡的大好春光背后,也有著說不完的稅惠故事。
稅惠溫暖“解凍”旅游業
在中國漂流之鄉,創造了9項世界紀錄,正著力朝國家5A級景區的目標邁進的清遠古龍峽景區,卻在開年之際陷入經營困境:一邊是停工停業“零收入”,另一邊是員工工資、社保及綠化維護費等“硬支出”。“在開源不暢的特殊時期,節流尤為重要。”清遠市人大代表、清遠市清新區古龍峽生態旅游娛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鑑輝表示。在此期間,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近30萬元,2-6月累計可享受社保費減免近80萬元,“真金白銀”的減免如同“雪中送炭”,讓企業如釋重負。
五一期間,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夜空出現了千部無人機,描繪出“天幕”“龍”“火炬”和“奔跑”等畫面,形成奇幻感、科技感十足的立體畫卷,讓游客們嘖嘖稱奇。橫琴長隆海洋度假區熱鬧“重啟”的背后,同樣離不開稅收政策的支持。
珠海長隆屬于重資產類景區,現有員工1萬多名,疫情之下面臨著資金流、園區維護、人力成本等巨大壓力。“快速到賬的6000多萬元退稅款解決了公司燃眉之急,當前橫琴旅游市場熱度回升明顯,令我們更有信心了。”珠海長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胡先生表示。
為行業自救“輸血送氧”
木雕、潮繡、手拉壺、潮州小吃、工夫茶……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匯聚的大量文化元素,既是古城旅游興起的“制勝法寶”,也是疫情之下蓄勢待發的“關鍵所在”。“這幾年,潮州大力發展‘旅游+文化’模式,打造‘潮味’十足的古城文化旅游。”潮州市旅游行業協會會長鄭正佳介紹,疫情期間,古城“微改造”步伐不停,大到韓文公祠、北閣佛燈等古城景區,小至民宿客棧、潮味茶館,都抓緊開展軟硬件升級,積極為恢復發展蓄勢。
以廣東惠潮投資有限公司為例,春節期間他們旗下四家客棧共850多條訂單被取消,直接損失近25萬元。“國家迅速推出的稅費優惠政策讓我們看到了曙光。”企業董事長盧海淦表示,他們充分利用減稅資金,對客棧的公共區域、房間等進行修繕,以全新面貌迎來重新開業。五一假期,潮州旅游市場明顯回暖,全市共接待游客34.3萬人次,旅游收入合計1.24億元,惠潮客棧的入住率也達到41%。“目前我們也在拓展與外市旅游社的合作與交流。”盧海淦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在這場浩大的自救行動中,稅務部門及時“輸血送氧”,助力廣大旅游業企業試水“線上”銷售模式。
“我們享受了16萬元的社保費減免和7萬元社保費延期繳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鏈吃緊的問題,也有更多精力開拓‘線上’市場。”江門市大方旅游國際旅行社財務負責人關敏英表示,為積攢力量度過“寒冬”,企業創新推出“旅得生活館”線上平臺,主推美食、酒店套餐、中外特產和網紅產品等,游客可以在線上平臺預定和購買旅游產品。同時,大方旅游的員工也紛紛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自己拍攝的小視頻廣告等方式,帶動平臺銷售量。今年1-4月,“旅得生活館”平臺銷售額逾70萬,成為企業新的“創收”渠道之一。
稅收服務點亮“詩和遠方”
作為國內海島游的“名片”,陽江海陵島大角灣景區備受中外游客青睞。往年自四月起,海島游進入旺季,今年受疫情影響,景區前不久才對外開放,客流也有所減少。“幸好有‘疫情政策一點通’及時推送政策,僅社保費這一項我司152名參保人員2-4月就減免了近30萬元。”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偉建介紹,今年將進行5A景區復檢工作,企業將用好省下來的稅費,探索引入健康景區理念,加快智慧景區打造,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海陵島的“陽光和沙灘”。
高效便捷的政策輔導給企業添一份安心,貼心實在的服務則為企業復工復產更添一份信心。考慮到疫情期間無法面對面溝通,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橫琴新區稅務局聯合社會事務局和旅游協會舉辦了旅游業政策輔導“云”上沙龍,以“線上視頻講解+微信群在線答疑”形式,與上百家企業在線互動,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旅游業如何轉“危”為“機”。
“我們希望通過全方位服務,提振旅游業發展信心。”橫琴新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組建了跨部門專項工作團隊,聚焦全區2000多戶旅游、酒店、餐飲、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企業經營情況,開展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效應分析,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滴灌”,助推產業升級。
稅務惠民助推珠峰旅游企業復工復產
“現在平均每天150余人前往珠峰大本營旅游,相信在稅費優惠政策的正確指引下,我們的旅游經濟跟著珠峰的新高度而推向‘新高度’。”珠峰旅游售票站站長巴桑說。
“疫情發生以來,前來珠峰旅游的游客出現‘斷崖式’下滑,珠峰當地的旅游經濟受到重創,還好稅務局同志第一時間為我們送來稅費優惠政策和貼心服務,可謂‘雪中送炭’。我們也因此享受到了稅費優惠政策帶來的‘紅利’,大大緩解了疫情“陰霾”下的企業發展壓力。”珠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向女士說。
“疫情發生以來,稅務局同志先后十余次‘登門拜訪’,為我們升級稅控軟件、送發票、講政策、解疑難、助復產,享受了10萬元的稅費優惠,著實幫助我們度過了難關,得以實現全面復工復業。同時隨著珠峰游客的增多,酒店生意也越來越好!”定日縣珠峰酒店總經理古律滿懷期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