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切入點和審查路線圖,是審計實施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運用得當,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本文就審計實施過程中的幾種常見審查途徑作些探討:所謂白條,是指行為人為了逃避監督或偷漏稅款,開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規憑證要求的發貨票和收付款項證據。白條往往是違紀違規問題或經濟案件的高發地,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高度關注白條行為,嚴格進行審查,弄清事由、原因、結果,看是否導致單位虛列支出,導致個人虛報冒領,從而發現問題和案件線索,側重以下白條行為:三是不按發票規定用途使用的發票,如以零售、批發商業發票來代替飲食服務行業發票;四是不按發票規定要求開具的發票,如:不加蓋財務或發票專用章,有關人員不簽字等。這里說的票據是指符合正規憑證要求的發票和收付款項證據。票據管理不善,是導致違紀違規問題或經濟案件的頻發地。審查票據,一要關注票據真假。辨別普通發票的真假,可以通過“國家稅務局發票查詢系統”查詢,根據信息可以辨認真假。二要關注“鴛鴦票據”,就是通常所說的頭大尾小,即:收款聯上的數字大,存根聯、記帳聯上的數字小。審查所有開具了未作廢的發票,看收據的記賬聯是否都做了賬,存根聯與記賬聯上的數量、金額是否一致。三要關注票據連號,不能有缺號。審查未使用的發票,審查收據有無缺號的情況,看每份未使用的發票、收據是否存在;看每份發票收據聯是否存在。四要關注票據存根,不能有缺頁。審查已使用發票、收據的存根聯是否齊全,有無缺頁情況。五要關注票據登記簿,不能有缺本。如發現有整本的票據缺失,一定要追究到底。通過票據審查,弄清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賬、多收少記、少付多記、重復報銷、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對銀行存款賬戶的審查,要側重六個方面:
一是審查多頭開戶。看是否有在非金融機構、財務公司開戶,或出租出借賬戶等情況。
二是核對銀行對賬單。看是否有錯記、漏記、串記帳戶、相互調帳等不正常現象,以及非正常未達帳項及其原因,如發現不正常情況,則要追查資金去向及其原因。
三是審查是否有將財政性資金作儲蓄存款,或公款私存的行為,對有公款私存的,要關注利息情況。
四是審查是否有將財政撥款、預算內資金、銀行貸款轉定期存款。
五是分析銀行存款變動規律,看是否合理使用資金。
六是審查銀行存款收付事項的真實、正確與合法性。重點抽查以送款單存入銀行的現金和支票,看各項業務收入是否合法。有無違法經營、違規出賣固定資產、出借賬戶代不法分子結算貸款或套取現金、截留銷貨款、私設“小金庫”等行為。對銀行自動撥入的款項,應查明借款的轉入是否及時,托收貨款業務是否合法,款項收賬是否及時。
審查現金賬戶時,要側重于四個方面:
一是審查是否有非業務范圍的大額現金收支。
二是審查現金收入是否全部解入銀行,有無坐支。
三是審查單位之間有無相互拆借現金的現象。
四是關注現金的進出量是否超出單位規模所擁有的正常進出量,以判斷現金進出是否正常。
通過上述銀行存款和現金賬戶審查,發現違紀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線索。
往來賬戶原本是用于調節的賬戶,但往往也成了有些單位違規違紀違法的溫床。審計人員要從四個方面審查往來賬戶:通過審查,發現是否存在有些財務人員將單位收入掛“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日后付出此款時圖謀貪污,或私設“小金庫”的行為;發現是否存在有些財務人員為了挪用或侵吞公款,假借其他單位或其他個人之名,虛列“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的行為;發現是否存在有的單位直接在往來賬戶中坐收坐支、套取現金、對外投資、私自借貸的行為;發現是否存在有的事業單位以上繳主管部門及補助所屬單位的名義,弄虛作假,轉移資金;或將已收回或可收回的債權列作呆賬予以核銷,把資金轉移到賬外等行為。(內審網注:有正常資金往來的,亦不代表存在真實業務發生,要留意流水過賬的虛假情況,更多審計干貨,請關注公眾號內審網)對上述行為,一經發現,可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從而發現嚴重違紀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線索。一要審查單位的各項收入是否全部入賬。看是否存在資產出租、處置、接受捐贈、商品升溢、包裝物變價、損失賠償、對外投資收益等收入未入賬的問題。三要審查其他收入賬戶,認真研究其他收入中每一筆收入來源的合法性。四要關注以更正錯賬為由,用紅字沖減收入。遇到紅字沖減,要追查以前的會計分錄,防止舞弊行為。五要審查收費情況。將被查單位經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項目、標準、范圍與其實際收費情況進行核對,看有無已批準的收費項目沒有收費或降低標準、縮小范圍收費和巧立名目或提高標準、擴大范圍收費的情況。一要對感覺有異議的細目,要分筆核實其真實性,防止用假工程、假項目、假票據騙取資金。二要關注旅游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購置費、維修費、職工福利費等科目內容,看是否有濫發錢物、違規購置、報銷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等問題。三要關注會計科目中的“其他”科目,對這個科目的內容要進行分解,對開支金額較大的,要追查原因。四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上,觀察成本、費用的變化情況,防止少數人為了政治上的所愿、經濟上的利益,虛增虛減成本、費用,偷逃稅款、設立“小金庫”、私分、貪污。異常情況往往是經濟案件釋放出來的信號,審計人員要高度關注,嚴格審查。一是審查異常數據。如對現金和銀行存款賬戶余額出現紅字;購貨發票金額出現十、百、千萬元的整數;某月份的管理費突然上升;報賬數字不合情理;資金進出量異常頻繁或者突然增大;一些比較容易套取資金項目的收入數、支出數與相應的上期實際數、本期計劃數比較,差異較大等,要認真審查。二是審查異常往來。如對突然收到新增往來戶的匯款,或者撥付款項給新增往來戶;往來戶余額長期掛賬不動,或者突然銷賬;沒有原始憑證空掛往來戶頭;支付水費,其收款單位不是自來水公司而是其他單位等,要認真審查。三是審查異常購銷。如對在A單位購貨而付款B單位;售貨給C單位而收D單位的款等,要認真審查。四是異常憑證:如對某單位會計憑證平均每個月都在一至兩本,某個月突然增加到三本或四本等,要認真審查。另外,對異常時間、異常地點等,要認真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