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最新的減稅降費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9101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889億元,新增降費1212億元。亮眼的成績單,意味著企業負擔不斷減輕,市場主體活力增強。
作為今年減稅降費政策的一部重頭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效應可以用“超預期”來形容:數據顯示,全國各類企業提前享受加計扣除金額1.3萬億元,減免稅額3333億元,享受加計扣除金額占去年全年匯算清繳的77.6%。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簡單地說,就是在企業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今年1月1日起,制造業企業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相當于制造業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前扣除200萬元。
近年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成為國家支持科技創新的有效政策抓手,稅收優惠力度不斷加大,對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又有了“升級版”,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的時間更早、力度也更大。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何有如此威力?今年的政策“升級版”又有哪些亮點?麻辣財經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比例擴大、范圍增加、提前享受,有效盤活企業現金流
“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金額比較大,一般都在10億元以上。對公司而言,今年最大的稅收政策利好就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鄙虾B摵掀囯娮佑邢薰矩攧湛偙O黃曉荔說,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達6.9億元,享受的稅收優惠超1億元。再加上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估計公司全年企業所得稅優惠金額將超過4.5億元。這些政策優惠帶來的“真金白銀”,讓公司能有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創新上,對研發人員的個人激勵也有了更多的空間。
今年3月,財稅部門明確,在10月份預繳申報時,允許企業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9月,優惠政策再加碼,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這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升級”,極大提振了很多市場主體加大研發力度的信心。
“過去,企業必須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平時預繳時不得享受。新政策實施后,允許企業在10月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因此可以有效盤活現金流,緩解資金壓力。”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稅務總監王曉雪說,“我們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中,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今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大力推動青年工程師計劃,培養高素質研發團隊,研發出更多行業領先的高精尖產品。”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看,82.1%享受優惠的企業加計扣除超過100萬元。從戶均水平看,享受優惠的企業戶均研發投入456.5萬元,按可比口徑測算,同比增長13.3%,顯示出政策有效激發了企業的創新熱情,研發投入力度加大。
“對制造業企業來說,今年更是能享受到雙重利好,不僅可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比例也由75%提高到100%?!眹叶悇湛偩炙枚愃疽患壯惨晢T劉寶柱說。
數據顯示,雙重利好惠及18.6萬戶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金額達9036億元,減免稅額2259億元,占全部享受優惠戶數和減免稅額的比重分別為57.7%和67.8%。其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帶來制造業企業多享受減免稅額571億元。
從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看,民營企業受惠明顯。在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中,30.2萬戶民營企業加計扣除金額達9536億元,減免稅額2384億元,占全部享受優惠戶數和減免稅額的比重分別為93.5%和71.5%。
“比例擴大、范圍增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持續發力,在助力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有利于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成長的‘土壤’,厚植高質量發展能力、動力,預計政策效能會在中長期持續顯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說。
核算更便利、口徑更優化,政策緊跟創新發展規律
“這幾年兩次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我們都趕上了。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的提高,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也在逐年增加?!敝熊囬L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盧淑華說。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緊跟科技創新規律走,深刻正確把握稅收政策和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使政策更具有生命力。一方面,針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研發行為,緊扣科技創新規律,只要發生研發行為,就一視同仁給予政策優惠,更加符合社會公平原則;另一方面,政策堅持低門檻、廣覆蓋的實施理念,切實減輕研發企業的稅負水平,更好地優化科技創新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助于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激發創新活力。
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僅實現了時間更早、紅利更多,核算也更加便利,口徑更加優化。據悉,稅務部門在簡化項目樣式、優化填報口徑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北京市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二級調研員王素江介紹,比如新增設的輔助賬樣式,由過去的“4張輔助賬+1張匯總表”簡并為“1張輔助賬+1張匯總表”,幫助企業進一步做好研發費用歸集核算,減輕申報負擔。
新政策將原來按照每一研發項目分別計算“其他相關費用”限額,改為統一計算全部研發項目“其他相關費用”限額。“統一計算限額的新政策,允許限額在不同項目間調劑使用,對我們這種高研發投入企業來說,優惠力度更大,計算起來也更便捷。”北京大清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翟海虹說。
市場主體要積極謀劃、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財稅部門也應積極拓展政策空間,根據科技創新全周期成長規律,更好地協調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風險收益,不斷促進拓展科技創新分工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