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范圍到底怎么寫?會不會影響交稅?快一起看看吧!
不少新辦企業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經營范圍該怎么寫。
比如開個烤串店,經營范圍是寫“小餐飲”還是“餐飲服務”?
其實現在工商登記對經營范圍應該怎么寫已經沒有明確規定,既沒有字數要求,也沒有類別限制。但一般來說,經營范圍還是要表述的盡可能規范、易懂。
實在不知道怎么寫,可以參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這里可以查到比較規范的語言表述。
但是!真正查詢的時候你會發現,太難了!簡直是填空題+作文題!申請人需要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紛繁復雜的詞條中自行查找相關表述,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報經營范圍!
舉個例子,如果我想開一家科技類的公司,那么:
1.常見的科技類公司有:科技、信息技術、網絡科技、科技發展等公司等。
2.科技類常見的經營范圍有: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銷售自行開發產品;計算機系統服務;應用軟件服務;軟件開發;軟件咨詢;模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教育咨詢;經濟貿易咨詢;文化咨詢;體育咨詢;公共關系服務;會議服務;投資咨詢;工藝美術設計;電腦動畫設計;項目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企業策劃、設計;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市場調查;企業管理咨詢;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營業性演出);文藝創作;承辦展覽展示活動;會議服務;影視策劃;翻譯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這么多繁雜的范圍,光是看著就讓人頭疼了!再加上有“前置審批”和“后置審批”的區別,更是十分容易令人搞混!
有些老板說了,那我都填上或者隨便寫幾個不就行了?
想得美!
超出經營范圍被稅局查到的話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來了!
通過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查詢系統,只需輸入所從事行業(產品、服務)的關鍵詞,系統就會進行智能判斷,并顯示相關經營范圍條目,點擊勾選適合的條目即可。
經營范圍規范條目將具體經營項目進行了概括與歸類、合并與簡化,不再記載具體經營細項,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換言之,只要大類目不變,就無需再去變更經營范圍!
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實施后,建立了經營范圍與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對應關系,每一項規范條目包含“對應行業、相關活動、非相關活動”等信息,提供了與行政許可(前后置)、備案事項、相關政策法規的對應關系,給申請人以精準明確的定向告知。
在選擇行業類目時候,會有提示是前置還是后置,更加清晰明了!
或在微信搜索“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查詢”小程序,也可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打開。 輸入要查詢的經營活動關鍵字或行業代碼,如“銷售”、“日用品”、“運輸”等查詢相關的條目信息,這里以設計舉例: 可以看到,除了對應行業以外,還可以選擇主體類型、適用企業層級、行業分類、產業類型、許可情況、改革方式等大的分類,可以按照所需查詢,十分方便。 選擇好相應的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條目后,再選擇市場主體類型,比如“個體適用”,就可以出現對應的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條目。 經營范圍的主營行業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如果主營行業能享受稅收優惠,卻因為沒放在第一不能享受,豈不是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