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陸續落地見效,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納稅人獲得感不斷增強。
上海:讓“應享未享”變 “簡享盡享”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海動足腦筋“摳細節”,納稅人能親身體會到變化。不知如何享受稅收優惠?輔導服務主動找上門來。上海稅務部門加強大數據集成運用,準確鎖定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對“應享未享”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及時實施后續輔導,破解對稅收優惠政策“知而慢享、享而不全”的難題,實現“簡享盡享”。
對“高精尖”精準發“紅包”
“加計扣除”鼓勵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符合條件的研發支出,在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僅可以作為企業費用,據實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還可以乘以一定比例進行額外扣除。擴大至所有企業享受后,今年是不少企業可以按75%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第一年。實際發生100元研發費用,可以享受到175元的稅前扣除。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工程施工企業,在外海施工、樁基工程、海岸工程結構耐久性、近海風電施工等技術領域堅持自主創新,擁有多項專利。用于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產品所發生的研發和創意設計活動費用,才能拿下這個減稅“紅包”。由于涉及到專業技術和文化創意的“高精尖”領域,納稅人要自行判斷企業所開展的研究活動是否符合要求并非易事。
對申報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感到“忐忑”的企業并非個例。為了讓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更輕松地享受這項好政策,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徐匯區稅務局對接區科委和區文旅局,今年聯合推出研發項目輔導服務,凡是企業“吃不準”能否享受政策的研發項目,均可于申報前自主提交名稱,并在線上傳資料。科技和文創領域的專家將及時對項目作出評價并反饋,為納稅人的自主判斷提供有力參考。
納稅人“心中有數”了,政策享受的信心和熱情也隨之走高。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徐連杰透露,今年申報了21個新增研發項目,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規模達3億元。“有政府部門組織專家給項目提前‘把脈’,既為我們節省了鑒證咨詢的費用,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更降低了潛在的涉稅風險。”
數據共享“辦事真方便”
7月初,上海首筆“線下亮證”業務成功辦理,辦稅人員身份證明材料有望進一步簡化。
上海卓南自動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辦稅員李萍當天到松江漕河涇辦稅服務廳辦理注銷業務,注銷所需資料都已準備齊全,唯獨忘帶身份證。稅務人員了解到,李萍之前為了查詢公積金和養老金,注冊過“隨申辦市民云”手機APP,已綁定了個人身份證信息。調出APP中的“我要亮證”功能后,窗口工作人員用掃描槍直接掃描電子身份證二維碼,李萍順利通過了實名認證,隨即成功辦理了注銷稅務登記業務。
松江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的朱琪介紹說:“‘線下亮證’功能實現了稅務系統與‘隨申辦市民云’APP數據的全面對接。電子稅務局稅務端通過掃描納稅人‘隨申辦市民云’手機APP出示的電子居民身份證,再現場拍攝納稅人影像,經人像比對技術通過后便可視同納稅人出示原件,納稅人即使不帶身份證也能辦理實名辦稅相關業務。”
新辦企業上海虹運材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邵先生來到虹口區行政服務中心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令他有些意外的是,相關涉稅事項也可一并辦理。他感慨地說:“現在辦事真方便,不出行政服務中心的大門,就辦妥工商、稅務登記手續,領用了發票,所有開業前手續都辦完了。”
遼寧:退稅“無時延” 審批跑出“加速度”
上午帶著退稅手續來到行政審批大廳,下午就收到了銀行發來的款項到賬短信。沈陽廣泰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雙英經歷的“無時延”退稅,讓她直呼“過癮”。
近日,記者在遼寧省沈撫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采訪,親歷增值稅退稅即時辦理、企業4小時開辦、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等創新舉措,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目睹這里實行“園丁式”審批服務帶來的暢快體驗。
11日上午10點半,劉雙英來到遼寧省沈撫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因公司制造的真空設備內含嵌入式軟件,享受國家的增值稅退稅政策,劉雙英在辦稅窗口提交了退稅申請,剩下的查檔、填表、核對等環節全部由工作人員來做,十幾分鐘后,她簽字離開,下午3點不到,退稅資金就打到了公司賬上。
增值稅即征即退,是很多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都要辦理的業務事項。前兩年,劉雙英每次提出退稅申請后,都要等待稅務部門來公司實地核查確認符合條件,然后稅務部門傳遞紙質資料到國庫,國庫審核后再將稅金退還到企業。“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周時間,”她說,現在縮短到一天之內完成,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資金周轉效率。
作為老工業基地改革創新先行區,沈撫新區依托“遼寧省唯一擁有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權限”的優勢,深化行政服務改革。其近期創新實施的“園丁式”審批服務,對企業有求必應,無需不擾,努力培育產業集聚的洼地和沃土。
除了快速退稅,沈撫新區的企業開辦也由“一日辦結”壓縮為4小時完成。在政務服務中心的企業開辦“專窗”,集中了多個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協作完成從營業執照辦理,到印章刻制、稅務信息采集,再到配發發票的“一條龍”服務。采訪中,上午申辦,中午就領到營業執照、印章和稅務發票的遼寧省正康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康說:“沒想到這么快,公司下午就能開門營業了!”
這些在以前較為繁瑣的行政審批手續,如何大幅提速?沈撫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王鶴錦介紹,這源于新區把握“放管服”改革的精髓,以辦事簡化為導向,不斷精簡壓縮審批要件,優化再造審批流程,深挖提升審批效能。
精簡壓縮辦事環節也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今年年初,中心將企業開辦過程中的銀行開戶與稅務登記環節由“串聯”辦理改為并行推進,最近又將印章刻制與稅務登記同時辦理,將開辦時限壓縮到了4個小時之內。
沈撫新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楊依舒說,最近中心又將多個承諾辦理事項升級為即辦事項,也就是群眾在窗口提交材料且符合條件,工作人員當場就得辦理。“這不僅做到了高頻事項群眾最多跑一次,而且還省去了他們回家等待的時間。”
廣西:打好服務牌 吹響產業升級“沖鋒號”
今年以來,北海市稅務部門在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實的同時,圍繞北海市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著力優化納稅服務,減稅降費與優化營商環境雙管齊下,推動北海市重大項目落地和產業轉型升級,全方位提升納稅人和繳費人獲得感。
為了讓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北海稅務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政策輔導小組,深入轄區重點稅源企業開展上門輔導培訓,為企業“量身打造”個性化輔導方案,確保減稅紅包精準發放到納稅人手中。
廣西新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予才說:“增值稅稅率降低3個百分點,預計企業全年少交增值稅近600萬元,下一步企業將把這筆資金用于核心技術研發,盡快實現產業升級!”
搭乘著減稅降費政策的東風,廣西新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速產業升級,努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據悉,該公司計劃二期投資3.5億元,實施15萬噸/年碳四深加工項目擴能改造,努力實現經濟、環保雙收益。
近年來,北海市稅務部門大力推行網上辦稅方式,拓展PC端、手機端、自助端等多種“線上”辦稅渠道,納稅人不用到辦稅服務廳窗口排隊,而是直接通過自助辦稅終端或者電子稅務局就可以辦理個稅附加扣除信息填報、申領發票、代開發票、發票認證、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有效分流辦稅服務廳業務量,更好地實現征納雙方的“雙減負”。
“通過網上辦稅平臺,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多項涉稅業務,真是太方便了!”對稅務部門推出的便民措施,北海合信房地產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黃強贊不絕口。
“上個月我們的一名會計在申報時漏填了一個加計抵減數據,導致稅款遞減數額出錯。管理員發現了這個問題,及時把加計抵減的相關政策和操作方法送到了會計人員手中,耐心地向我們解釋政策要點,輔導我們在電腦上正確填報。”廣西蟠龍居生態農業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魯女士表示,“雖然稅款不多,但這321.92元讓我們感受到稅務服務的貼心,感受到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溫暖。”
來源:新民晚報、新華網